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雅虎宣布了一条震惊IT界的消息: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杨致远已经辞去公司董事及所有其他职位,未来将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公司事务。同时,杨致远还将辞去雅虎日本董事会董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董事等职务,辞职即日生效。   这意味着,杨致远与雅虎结下的将近17年的渊源以及曾经有过的功过荣辱就此结束,雅虎因此将告别“酋长”统领的时代,翻开新的一页。   曾是硅谷最耀眼巨星   1994年1月,当时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和同学大卫·菲洛(David Filo)创办了一家网站,命名为“杰瑞的网络指南”,并于当年4月将该网站正式更名为雅虎(Yahoo!)。据说,至1994年底,雅虎网站点击量就达到了100万次,这令杨致远和菲洛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他们决定一起休学,要将这个万维网指南变成一家真正的企业。就这样,雅虎公司在1995年3月正式成立。   紧接着在1996年,杨致远和菲洛趁着互联网热潮将雅虎成功运作上市,缔造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传奇,也使得两个当时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一夜暴富,两人同时还赢得了“雅虎酋长”的称号。2000年1月,雅虎的股价达到历史最高值475美元(未拆股前),而雅虎俨然成了当时全球新经济力量的代名词,杨致远则成为硅谷甚至全球最为耀眼的青年企业家。   个人情感导致多次失误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雅虎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股价更是跌至历史低点。在关键时刻,杨致远邀请了一位没有任何互联网背景、不懂技术的传媒人——特里·塞梅尔执掌雅虎,开始了向媒体公司的彻底转型,在此期间错过了收购谷歌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一刻也不曾松懈对雅虎的步步紧逼。   杨致远似乎更喜欢讨论而非决策,这对于当时已处于危机中的雅虎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有评论称,显然雅虎更需要一位铁腕者来充当调转方向的舵手。   2008年2月,机会再次出现在杨致远和雅虎董事会面前,微软当时试图收购雅虎。然而经过一个月的拉锯战谈判,杨致远最终却以连雅虎大股东都无法理解的“开价偏低”为由拒绝了微软,雅虎的股价也一度跌落至12美元的低点。   事实上,在凭借网络搜索获得巨大成功后,杨致远一直在思索雅虎的转型。他也曾提出联手谷歌形成广告同盟,然而由于司法部门就此项合作涉嫌违反垄断法而介入调查,这次联姻最终无果而终。   雅虎福兮祸兮?   据海外媒体报道,杨致远在宣布辞职前并未通知雅虎董事会其他成员,在近期的董事会电话会议上也没有给出任何暗示。   据业内人士透露,杨致远自雅虎成立以来就一直担任着董事会成员的角色,他在和潜在的投资者讨论时一直奉行高压手段;另外,他和董事会意见不和也让谈判越发紧张。杨致远和雅虎董事会因此一直以来面临着投资者的巨大压力。   易观分析的刘冠吾认为,虽然杨致远是雅虎的创始人之一,也曾创造了雅虎早期的辉煌,但他的决策中掺杂了许多个人情感,而不是从股东利益出发,这导致对冲基金三点投资(Third Point)的首席执行官一直在为杨致远辞职离开雅虎和董事会重组而努力。   其实在雅虎出售阿里巴巴集团股权和雅虎日本股权方面,杨致远也并不是很情愿。2005年,雅虎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投资10亿美元获得阿里巴巴40%股权,这笔交易或许是雅虎最为成功的交易,目前雅虎所持阿里巴巴的股份价值已经高达数百亿美元,而夺回股份更成为马云最大的心愿。业内分析认为,杨致远辞职后,这方面的进程可能会有所加快。同样加快的应该还有雅虎的转型以及大洋彼岸一群私募股权基金入股雅虎的进程。   在杨致远宣布辞职当天,雅虎的股价在盘后上涨了3.24%,而港股市场上的阿里巴巴股价昨日下跌0.986%,报9.04港元。